[2024.12.03]

我們的思想和感知沒有實質的物理形式,但它們卻透過大腦與物質世界緊密相連。這種意識悖論困擾了研究人員數十年。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和哲學家一直在辯論意識的本質。它僅僅是大腦活動嗎?還是更深層的東西——甚至可能是現實的基本組成部分?

在 GIMBC,Matteo Martino 博士和 Paola Magioncalda 博士正在探索一種新的基於波動的意識理論,這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心智的理解。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並將其組織成一個關於意識本質及其與神經活動關係的工作模型。

摘要:「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並將其組織成一個關於意識本質及其與神經活動關係的工作模型。簡而言之,我們認為意識作為物質的基本屬性,對應於物質能量的統一部分從時空連續體其餘部分的區分,以波動的基本形式呈現,其能量變化和時空邊界反映在經驗的品質和時空邊界上。我們進一步假設,大腦代表一種獨特的振盪產生器,具有複雜的時空配置,可以產生分佈於皮質感覺區域(受受體刺激和聯合區域活動調節)的瞬時同步神經活動事件。每個神經元同步事件都可能產生一個大規模的波動,即一個統一的場擾動,它將基本且獨立的波動(它們出現的位置和時間)整合並差異化地放大成物質的一個統一部分,表現為一個意識經驗的框架。因此,對於每個意識經驗的框架,意識的量可能由環境場中統一的大規模波動的物理尺寸定義,而意識的質可能由這種大規模波動的物理形式及其基本波動的內部組成定義。這個工作模型可能提供一個新的框架,以及可測試的預測,用於發展意識的波動理論。」

完整預印本請見:https://osf.io/preprints/psyarxiv/v67by_v1

最新消息